[自家有机种植 2015年新晒金银花茶 湖南湘潭县 清热去火 80g] 湘潭县,去火,湖南,清热,花茶 襄阳市场
  • 自家有机种植 2015年新晒金银花茶 湖南湘潭县 清热去火 80g
18.00 湖南湘潭

自家有机种植 2015年新晒金银花茶 湖南湘潭县 清热去火 80g

为发烧而生

  • 新品特价
  • 狂欢再续
  • 诚信品牌
  • ins
  • 全国包邮

我的有机农耕生长情况:

净重:80克 2015年5月新摘新晒

我家用有机方式种植三亩金银花 有少量现货

泡茶降火还可以添加莲子芯:


特别提醒金银花的颜色:与摘的花蕾大小有关(也就是嫩老程度有关),与天气有关(晴天晒的时间会短很多),与晒的时间有关(晒的时间越长颜色会越深),与摘的时间有关(下午摘的肯定是第二天晒),当然也会用电炉烤干,但成本问题和烤的多少问题,也会有一部分太阳晒。所以暂时的金银花颜色非常不均匀,如果在意请不要买。

关于花蕾的比例:其实一般是90%的花蕾,但是有一天整个白天都在下雨,妈妈没有出门摘花,第二天去摘很多都开花了,所以有少量的花开花率超过了30%。毕竟不是工厂化生产,每次发货都会略有区别请大家理解。当然如果要求一定要花蕾多的请备注一下。

关于货源,种植了四亩,采摘第二年,还不算丰产期,货源有限,卖完为止

关于自家种植的金银花:因为化肥是酸性的,而金银花需要偏碱性土壤,所以不能施化肥,全部施有机肥。并绝不打农药,和山上摘的花品质完全相同。严格按照有机耕种方法种出野生金银花的天然。

关于价格,非常实在。只有山银花会非常便宜,我在网上查了下,山银花的药用价值区别极大,产量很高,我家种植的都是金银花,无别的品种,保证每朵花都是正宗的金银花

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区别:干品区别会非常的小,很容易以假乱真,但在田里,金银花会长藤,而山银花则是树型。具体请百度查询一下。

 

 

下面文字摘自《百度百科 金银花》: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16387.htm

茶饮功效

1.抗病原微生物作用。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溶血性链球菌、大肠杆菌、痢疾杆菌、霍乱弧菌、伤寒杆菌、副伤寒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

 

2.对肺炎球菌、脑膜炎双球菌、绿脓杆菌、结核杆菌、志贺氏痢疾杆菌、变形链球菌等有抑菌和杀菌作用,对流感病毒、孤儿病毒、疱疹病毒、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

 

3.抗炎解毒作用,对痈肿疔疮、肠痈肺痈有较强的散痈消肿,清热解毒、消炎作用

 

4.疏热散邪作用,对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,身热头痛、心烦少寐、神昏舌绛、咽干口燥等有一定作用

 

5.凉血止痢作用,对热毒痢疾、下痢脓血、湿温阻喉、咽喉肿痛等有解毒止痢凉血利咽之效。

 

6.金银花茶味甘,性寒,具有清热解毒、疏散风热的作用。金银花有清热解毒、疏利咽喉、消暑除烦的作用。可**暑热症、泻痢、流感、疮疖肿毒、急慢性扁桃体炎、牙周炎等病。

药方选录

①预防乙脑、流脑:金银花、连翘。大青根、芦根、甘草各15克。水煎代茶饮,每日一剂,连服三至五天。(《江西草药》)

 

②治太阴风温、温热,冬温初起,但热不恶寒而渴者:连翘50克,银花50克,苦30克,薄荷30克,竹叶20快,生甘草25克,荆芥穗20克,25克,牛蒡子30克。上杵为散,每服30克,鲜苇根汤煎服。(《温病条辨》银翘散)

 

③治痢疾:金银花(入铜锅内,焙枯存性)25克。红痢以白蜜水调服,白痢以沙糖水调服。(《惠直堂经验方》忍冬散)

 

④治热淋:金银花、海金沙藤、天胡荽、金樱子根、各50克。水煎服,每日一剂,五至七天为一疗程。(《江西草药》)

 

⑤治胆道感染,创口感染:金银花一两,连翘、大青根、黄芩、各五钱。水煎服,每日一剂。(《江西草药》)

 

⑥治疮疡痛甚,色变紫黑者:金银花连枝叶(锉)100克,200克,甘草50克一两。上细切,用酒一升,同入壶瓶内,闭口,重汤内煮三、二时辰,取出,去滓,顿服之。(《活法机要》回疮金银花散)

 

⑦治一切肿毒,不问已溃未溃,或初起发热,并疔疮便毒,喉痹乳蛾:金银花(连茎叶)自然汁半碗,煎八分服之,以滓敷上,败毒托里,散气和血,其功独胜。(《积善堂经验方》)

 

⑧治痈疽发背初起:金银花250克,水十碗煎至二碗,入当归100克,同煎至一碗,一气服之。(《洞天奥旨》归花汤)

 

⑨治一切内外痈肿:金银花200克,甘草150克。水煎顿服,能饮者用酒煎服。(《医学心悟》忍冬汤)⑩治大肠生痈,手不可按,右足屈而不伸:金银花150克,当归100克,地榆50克,麦冬50克,玄参50克,生甘草15克,薏仁25克,黄芩10克。水煎服。(《洞天奥旨》清肠饮)

中药化学成分

金银花含绿原酸(chlorogenic acid),异绿原酸(isochlorogenic acid),白果醇(ginnol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豆甾醇(stigmasterol),β-谷甾醇-D-葡萄糖甙(β-sitosteryl-D-gluco-side),豆甾醇-D-葡萄糖甙(stigmasteryl-D-glucoside);还含挥发油其成分有芳樟醇(linalool),左旋-顺三甲基-2-乙烯基-5-羟基-四氢吡喃(cis-2,6,6-trimethyl-2-vinyl-5-hydroxyte-trahydroxyran),棕榈酸乙酯(ethylpalmitater),1,1-联二环已烷(1,1-bicyclohexyl),亚油酸甲酯(methylinoleate),3-甲基-2-(2-戊烯基)-2-环戊烯-1-酮[3-methyl-2-(-2pentenyl)],反-反金合欢醇(trans-trans-farnesol),亚麻酸乙酯(ethylli-nolenate),β-荜澄匣油烯(β-cubebene),顺-3-已烯-1-醇(cis-3-hex-en-1-ol),α-松油醇(α-terpineol),牻牛儿醇(geraniol),苯甲酸苄酯(benzylbenzoate),2-甲基-丁醇(2-methyl-1-butanol),苯甲醇(benzylalcohol),苯乙醇(phenethylalcohol),顺-芳樟醇氧化物(cis-linalool oxide),丁香油酚(eugenol)及香荆芥酚(carvacrol)等数十种。菰腺忍冬花含绿原酸。黄褐毛忍冬花蕾含黄褐毛忍皂甙(fulvotomentoside)A,α-常春藤皂甙(α-hederin),无患子皂甙(sapindoside)B,绿原酸,咖啡酸(caffeic acid),木犀草素(sapindoside)B,绿原酸,咖啡酸(caffe acid),木犀草素(luteolin)及挥发油,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芳樟醇,左旋-顺-2,6,6-三甲基-2-乙烯基-5-关基-四氢吡喃,α-松油醇,香叶醇,苯乙醇,丁香油酚,顺-芳樟椁氧化物及反-芳樟醇氧化物等。

猜你还喜欢:

已有950人收藏